逐新而上 以质致远——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因地制宜发展铁路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字体:   

  浩瀚戈壁,铁龙飞驰,一幅交通助力发展、创新驱动未来的壮美画卷在天山南北徐徐铺展开来。
  逐新而上,以质致远。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星空在线注册党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推动铁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造绿色发展引擎,促进铁路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铁路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助力铁路高质量发展
  春日新疆,生机勃勃。在乌鲁木齐西车辆段检修库内,一条机械臂精准抓起30公斤重的轴承,再放到轴承压装机上,不到30秒就将一对轴承顺利压装到轮对上。
  “我们不断优化轮轴检修工艺布局,引入智能化自动化工艺装备,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成轮轴检修、轮对检修、轴箱及其附件检修、轮对总组装4条自动化智能化流水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段客车轮轴车间轮轴分解班组工长杨树林介绍说。
  智能选配机器人、智能搬运机器人、智能喷漆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越来越多高科技装备的投入,不仅有效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还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保证了现场作业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铁路业务深度融合,通过构建综合信息主干网络、完善网格安全管理体系、推广数字化服务等方式,打造智慧化、网络化新生态。
  “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搭建局集团公司防洪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了对铁路沿线重点防洪点24小时水情监测,在182处行洪桥涵关键部位设置标识牌,利用人工智能目标监测技术,实现洪水自动报警功能,提升了防洪安全水平。”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信息技术所软件研发一室主任谭奇龙介绍说。
  4月10日午后,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95306货运物流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作业大厅内,80个工位按照物流全链条服务设置相应的需求受理区、核算制单区、交付理赔区,32个工位上的货运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电话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该局集团公司95306货运服务平台实行货运业务全流程线上受理和集中办理,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
  科技创新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有效运用大数据及信息系统,实时分析市场需求,预测物流市场价格走势,为制定灵活的价格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完成货运市场化清算数据分析模型功能界面构建,对模型所需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完善维护,科学指导价格策略,有效稳定铁路运量。
  “我们邀请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开展DeepSeek应用专题讲座,围绕系统基础构架、应用技术部署、应用拓展方案、后续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学习。通过84项专业技术规章与269条调度系统知识整合,我们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搜索技术,实现规章信息快速获取和自动处理,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信息管理科科长油金征介绍说。
  建设创新人才高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在因地制宜发展铁路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全面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加快构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创新培训方式、健全培训机制、优配培训资源,大力推行职工培训清单化管理,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队伍。
  2013年刚参加工作时,库尔勒供电段检测车间接触网工何宛臻对接触网检测作业还很陌生。为了帮助像她一样的青工尽快熟悉岗位,库尔勒供电段为青工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强化青年人才专业培训,加大人才梯次培养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健全完善“星级职工”评比等正向激励机制,为青工铺就成长成才之路。
  通过不懈努力,何宛臻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2024年,她代表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参加第七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接触网工项目个人综合第三、个人实作第一的优异成绩,并被评为全路青年岗位能手。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一支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队伍,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分层确定了271名名师和312名培养对象,签订“师徒合同”,开设“名师课堂”,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头雁作用,建立职工培训办学阵地,把工匠学院建设成为工匠精神传承、技能人才培养、职工技术创新、阵地资源共享的平台。目前,该局集团公司6万余名干部职工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53.6%,职工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我们通过健全完善跨区域单位公开招聘机制,实施精准招才引才策略,促进优秀人才有序流动、合力配备,同时加强年轻干部复合经历培养,常态化开展优秀年轻干部跨单位挂职锻炼,着力搭建青工施展才干的舞台。”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职工培训部培训科科长杨立峰说。
  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积极落实“人才+项目”培训措施、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要求,开展联合攻关,发挥科技攻关项目聚才作用;推荐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和铁路“百千万人才”承担重大课题,设立局集团公司青年科研专项,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开展创新研究能力;规范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运行管理,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活动。一系列强有力的培养引进措施,激活人才队伍的“一池春水”。
  打造绿色发展引擎,擦亮企业亮丽底色
  绿色赋能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立足提升铁路绿色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和节支降耗,实现绿色低碳运输,为绿色发展贡献铁路力量。
  围绕新疆境内房建设备点多线长、管理成本高、运维难度大、检修质量追溯难等课题,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瞄准全路房建运维管理前沿技术装备,形成房建专业“1+N”智能化管理体系平台建设总体实施方案,以数智化赋能,学习引进全路房建设备监测装备和物联网技术,对房建设备运行参数及运行状态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研发智慧房建、智慧供水、智慧供暖、智慧公寓、BAS系统及房建运维管理平台等管理系统,实现设备远程监测控制、作业过程管控、应急指挥、数据信息分析、安全监测预警等功能;同步设计综合分析、设备履历、检修管理、巡检管理、问题库管理、检修台账管理、系统管理、作业App等模块,实现站房、风雨棚、供水、供暖、公寓等业务的数据汇聚及共享流通,提高生产组织及作业管控效率,提升房建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质量。
  “目前,我们已在乌鲁木齐西地区试点安装给水智能监控装备,通过在关键点位加装远传压力计、渗漏仪、流量仪、电磁阀、智能表等,实现给水远传、远控功能,并初步在乌鲁木齐站试点建立站房雨棚金属屋面智能巡检平台,通过视频抓拍及AI识别,实现对站房雨棚金属屋面24小时在线自动巡检、故障识别、自动预警。”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房产管理所房建设备室高级工程师王永瑞说。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该局集团公司在站车、线路建设中大力应用光伏等绿色低碳技术,推广使用能源智能管控系统;在“绿色长廊”和若铁路沿线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建起绿色防风固沙带;加快推进电务机房电源设备技术革新,引进绿色新型材料蓄电池技术;采用高效节能变配电设备,广泛应用节能灯具;推进信息机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强化信息机房动力与环境监控……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贯穿于铁路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全面提高了绿色发展水平。
  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准东煤田深处,一列列满载煤炭的货运列车昼夜不息驶向远方。
  向绿而行,大力推进“公转铁”、积极推广多式联运,同样是推动铁路绿色发展、实现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突出重点区域,加大货源组织力度;有效提供运力保证,推动煤炭等大宗货物和“公转铁”运输;加强与战略客户合作,落实运能运量互保协议,全力以赴稳定装车,不断提升货运量。
  天山南北,春意盎然,活力奔涌。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聚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人才强企为保障,用实际行动添彩美丽中国。
附件:
回到顶部